当前位置:首页>泉州市>泉州十八景—双塔凌空(开元寺)

泉州十八景—双塔凌空(开元寺)

开元寺我国著名的侨乡——福建省泉州市自古以来就有“佛国”之称。自晋隋以来,佛教兴盛,寺庙林立,现有史可考的寺庙有400多座,保存下来的约200余座,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要数开元寺。

泉州十八景—双塔凌空(开元寺)

它建筑雄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禅林,为闽南名刹,驰名中外。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游客远远便可以望见两座凌空而起的石塔,矗立于闹市,寺内佛殿莲宇,柏桐相映,景色优美。开元寺创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

泉州十八景—双塔凌空(开元寺)

据《泉州志》记载,唐代时这里有一片桑园。园主黄守恭有一天梦见一位和尚让他舍地建寺,不便拒绝,提了一个条件:若园中的桑树在三天内开出白莲花,就肯施舍。不料三天内果然桑开白莲,因此黄守恭也就依约舍地为寺,因此得名“莲花寺”。

至今寺内西面还有一株古桑树,年代久远,开元寺也因此又被称为“桑莲法界”。莲花寺的开寺祖师为匡护法师,后又先后改称兴教寺、龙兴寺,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下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此后改称“开元寺”,并一直沿习至今。景观集萃泉州著名作家陈瑞统先生曾写道:“如果把历史名城泉州比喻成为一顶璀璨的花冠,那么,开元寺就是花冠上最大的一颗明珠。

”现存的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78000平方米。寺院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寺外正面和西面,环立白石栏并种植成片的刺桐树。从山门对面的照墙“紫云屏”开始,分布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台和藏经阁。

东侧有檀越祠、准提禅林。

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和水陆寺。东西广场分别耸立着镇国、仁寿双塔。所有这些殿堂亭塔组成了一个布局完整、构筑雄伟的寺庙建筑群。寺内还有一株枝繁叶茂的菩提树,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桑树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塔中奇珍开元寺之所以闻名遐迩,最大的原因是寺前耸立着的一双被称为“塔中奇珍”的石塔。

这对石塔,在国内是无与伦比的。两座石塔分别坐落在开元寺外的草坪上,两塔傲然卓立,巍然对峙,相距约200米,使整个寺院的布局显得更加的宏敞壮观。

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合称“紫云塔”。

最初都是木塔,分别建于唐末和五代,以后又先后改建为砖塔。

南宋时,西塔首先改建成石塔,高44.06米,历时10年;接着东塔也改建为石塔,花了整整12年才完成,塔高48.24米。双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这两座塔均为八角五层,每层都设有四个门和四个龛。门龛的位置逐层互换,既能减少压力,又显得美观大方。各层塔身外面均伸出平座勾栏,游人可绕塔一周,凭栏远眺泉州古城的山川景色。塔心作八角形的实心体,用横梁斗拱与外壁相连结,使得重心集中,塔身稳固,在结构上的紧凑完善和科学合理,使它历经700多年来的无数次地震、风灾的考验,至今巍然挺立。

同时这两座塔上还有艺术水平极高的石雕,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造像80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典型的宋代风格。塔身石壁上还雕刻着384幅精美的浮雕石像。东西双塔巍峨雄伟、雕刻精美、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堪称中国古代石结构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奇珍瑰宝,也成为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人们一般称之为“泉州双塔”。

寺有的照壁建于明代,嵌有明代书法家陈于王手写的隶书“紫云屏”石刻。

山门后即是天王殿,殿后紧连着一座卷棚歇山顶的拜亭,亭旁排列着天王殿,殿后紧连着一座卷棚歇山顶的拜亭,亭旁排列着宋、元、明、清历代的石经幢、石塔,其中有一根古希腊哥林多式的石柱雕刻,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建的古印度婆罗门式方石塔,十分珍贵。

拜亭后为一座宽敞的大石庭,称“拜庭”,拜庭的尽头,便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要建筑,建于唐垂拱二年,相传建殿时有紫云飘绕盖地,故又称“紫云大殿”。现存建筑为明末崇祯年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出姿修建的,为重檐歇山式,通高20米,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

因殿内原有立柱100根,又称“百柱殿”。

这些石柱和柱础,形式多样,有海棠式、龙柱式、方柱式和圆柱式,有的还刻着古印度和斯里兰卡流传的神话故事,是中外文化相互交融、吸收的产物。此殿的斗拱做法也很特殊。

屋架上重梁叠栋,秀巧精致,半拱间附雕着24尊美丽动人的“伎乐飞天”,是国内古建筑上罕见的艺术珍品。飞天有的手持乐器,有的手捧文房四宝,轻歌曼舞于屋梁之间。与敦煌飞天形象不同的是,这里的飞天都长有翅膀,而这些翅膀不但是装饰品,也有拱顶的支撑点,能工巧匠们将建筑上的力学原理与艺术上的美学原理巧妙地融为一体,巧夺天工,为中国佛教寺院所罕见。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佛像也与众不同。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供奉一尊释迦牟尼像或三世佛、三身佛等三尊佛像,而这里供奉的是五尊佛像,正中一尊是毗卢遮那佛,两侧分别是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供奉五尊佛像,属于佛教密宗的独特塑像方式,在全国汉地佛寺的大雄宝殿中实属罕见。

大殿后为甘露戒坛,建于北宋天禧三年,明清时重修,为重檐八角攒尖式。

戒坛分五级,最高层正中供奉着明代木雕的卢舍那佛坐像,周围还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等。坛座环列“护三皈”、“护五戒”诸神神主牌位64座,气氛十分庄严。

坛顶正中藻井结构复杂而精巧,斗拱间同样雕刻有飞天乐伎,衣结飘带,状似翩翩飞翔。

平台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